您好,欢迎光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返回首页联系我们

宣传统战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校区

教学建设持续加强 内涵发展不断推进——哈医大庆校区二十年建设发展巡礼 特稿三

发布时间:2024-07-08 10:24:26  作者:张金波 郭艳萍 路博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编者.jpg

教学建设持续加强  内涵发展不断推进

——哈医大庆校区二十年建设发展巡礼 特稿三

张金波 郭艳萍 路博


大庆校区自2004年落成以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一、办学定位更为明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加契合

大庆校区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办学定位,“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全国有影响的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培养复合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教学型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以及“立足龙江,服务全国,面向医药卫生行业和健康产业”的服务面向定位,确定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二、学科建设持续加强,龙头作用更加突显。

大庆校区学科建设在这二十年里获得较快发展。护理学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和省级重点学科,学位授权学科由3个增加到26个;研究生导师由3名增加到54名(含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6名),学科影响力逐步提高。

校区出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科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学科特色为发展方向,以目标管理为手段,不断加强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的指导思想,确保了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构建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医学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学科布局。

校区积极探索“新医科”视角下的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推动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发展和交叉融合,形成学科集群化发展战略,实现学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校区出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新医科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新医科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发展方向及组织机构,指导推进新医科建设工作。校区重点扶持“新医科”背景下“医学+X”新兴交叉特色学科建设发展,优化学科布局,积极拓展新兴、交叉学科,把医体、医工、医理的交叉融合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全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群。

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大庆校区党委坚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持续加大人才政策倾斜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校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出台“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校内教学研究基金”“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和管理办法;设立“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校内科学研究基金”“伍连德青年科学研究基金”“于维汉院士杰出青年培养基金”“教师发展基金”,先后资助214人次,着力构建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青年教师成长路径,赋能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出台《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全员讲课比赛管理办法》等制度,将课堂教学和教学投入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学质量评价、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作为教育教学评优评先的关键指标。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激励性绩效工资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标准中增加教学为主型教师系列并实行计划单列,将教师参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计入教学工作量、纳入职称评审条件。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普遍提升,自2012年以来,我校教师获得各级教学竞赛奖励23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级奖励70项。其中,1名教师获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黑龙江省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5名英语教师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第五届“教学之星”外语金课团队大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哈医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四、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办学层次快速提升

大庆校区落成之初,办学以专科层次为主,仅有精神医学、护理学和医学检验学三个本科专业。历经二十年发展,专科办学已全部停止,现有1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了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四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重点专业,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实验技术、药物制剂、中药学等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护理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在26个学科专业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在校生878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8513人,研究生198人(含博士研究生32人)。

五、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庆校区先后开展了基础医学融合探究式实验改革、机能学实验改革等实验课程改革,建立基础-综合-自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突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护理学专业增加“课间见习”环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立“模拟检验科”实训中心;药学类专业开展“中药种植实践”“药厂见习”等实践活动;精神医学专业实行“2+3”模式,强化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二十年来,大庆校区共获批厅局级以上教研立项课题279项,其中省部级141项;获得厅局级以上教学成果或教育科研成果奖186项,其中省部级67项;发表教学论文661篇,其中国家级270篇。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考研率、毕业去向落实率等逐年提高。

六、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教学条件充分保证教学需要。经过20年的建设,现有教室60间,其中智慧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58间。实验室用房109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203台件,总值1.74亿元。纸质图书51万册,电子图书40.3万册,电子期刊15万册。室外运动场地面积4.07万㎡,室内体育场地面积5620㎡。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果显著。现有哈医大附属五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市第三医院、大庆市中医院、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等临床教学医院五所。建有北京301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哈医大附属第一、二、三、四、六医院等50余所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杭州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药厂、制药公司及信息科技公司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建有5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包括35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在线开放课程36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与超星尔雅公司合作,为学生免费提供充足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每年选课达12000余人次。自2009年以来,教师参加编写出版本专科教材566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98部,卫健委规划教材162部,第一主编规划教材20部,大部分教材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大庆校区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教学管理系统,校区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决策机构,对校区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重大事项进行调研、咨询、指导、监督、审议和评估;教务处、学院(系、部)和教研室三个层次为执行机构,是教学管理的主体,主要行使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校区教学督导委员会为评估机构,对校区教学质量行使评估、监测、反馈与督导等职能。二是教师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即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新教师试讲等制度和措施,保证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通过教学督导、教学管理干部、同行专家评课和学生评教,掌握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质量,建立评教数据库,充分挖掘评教数据信息,撰写每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汇编》工作,为从学校、学院、教研室等层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对教师个人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精准的帮助。三是教学运行过程保障系统,即制定教学运行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考核程序,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对教学实行全程监控。四是学生学习质量保障系统,即按照各门课程和各环节考核方案,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形成性考核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的考核,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状态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五是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即以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教师、学生等为主体,以召开座谈会、微信问卷、开展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相关教学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形成反馈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大庆校区坚持实施“四评三检两会一奖”制度,确保了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转,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一是实施“四评”制度,即以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为主的综合评价,以试卷评价、教案评价为主的专项评价,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主的常规评价,以就业率、考研率为主的客观评价。二是实施“三检”制度,即在每学期期初检查侧重教学秩序、教学文件资料检查,期中检查侧重各项教学工作进展情况检查,期末检查侧重考风考纪、考试材料及教学档案建设等检查。三是实施“两会”制度,即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研讨教学工作,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对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重点部署新学期主要教学工作。四是实施“一奖”制度,即在每年3月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对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以及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校内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教师的教学意识不断增强,教学能力与水平、科研能力与水平、授课质量均显著提高。同时,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服务意识增强,教师对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评价明显提高。

大庆校区将始终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内涵,夯实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和教学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实现“特色鲜明、全国有影响”的发展目标。

    辑:徐姗姗

曲家莹

    对:梁奕玲

责任编辑:罗树新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 39 邮政编码:163319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黑ICP备2021002235号-1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
黑ICP备2021002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