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返回首页联系我们

宣传统战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杏林英华

用行动诠释师德,用爱心守护梦想——记哈尔滨医科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宁梓淯

发布时间:2024-11-26 18:45:18  作者:李竹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用行动诠释师德  用爱心守护梦想

——记哈尔滨医科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宁梓淯

李竹


  宁梓淯,人如其名。喜爱运动的她看似不羁,却是个性格内敛、内心仁厚、胸怀大爱的人。对待工作,她全身心投入;对待学生,她满腔热忱。在教书育人中,她用行动诠释师德,用爱心守护梦想,同学们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坚忍不拔

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宁梓淯就一心扑在自己喜爱的医学教育事业上,俯身躬耕,潜心育人,并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教研、科研25162f2950f550cce81f1ef4f9cd892 - 副本.jpg上都颇有建树。近五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并列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批省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哈尔滨医科大学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除此主要教研、科研成果外,宁梓淯还荣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大庆市五一巾帼标兵等多个称号。成绩与荣誉面前,宁梓淯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师者的那份初心

为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2年2月,宁梓淯开始担任医学信息学系教学秘书,同时还兼任系行政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宣传员和安全员等多个职务,同事们都称呼为她忙碌的“小陀螺”。有同事问她:“每天忙成这样,不觉得累吗?”她总是说:“琐碎的工作总要有人做,当前的生活和工作就是甘苦相伴,未来才有机会苦尽甘来。”这种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同事。

2018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恰逢教学副主任怀孕生娃,处于在读博士期间的她,按照系领导的工作安排,担起评估统筹和协调工作的担子。为了兼顾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加班似乎成为了那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她的默默付出深深地感染了其他同事,大家纷纷开始自发地加班赶进度。在全系教师的积极努力下,终于高质量完成了必备材料的准备工作。

2020年,她辅助系内完成了一流本科申报和专业“双论证”工作,制作、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4套,共计300余份,与同事们一同整理各项数据、查阅大量资料,顺利完成了相关材料的撰写工作。

2022年4月,宁梓淯开始担任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多年基层教学秘书工作的优势逐渐展露,她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和新角色。她积极联络系工会和党支部,抓住机会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素养。5月份开展教学课件评比,10月份开展优秀教案评比并将思政教育纳入评比标准;利用网络平台推送思政课程和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定期组织系内教师开展新教师试讲和新内容试讲等活动;深入教研室了解教师和实验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22年12月,在线上问卷调研学生和企业,并在广泛查阅网络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协调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和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工作。将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统一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进一步凝练了专业特色;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增加了“Orca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和“云计算技术”等特色课程,在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中增加了“医学影像智能建模与仿真”和“EDA课程设计”等课程,并修订了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2024年3月,学校启动了新一轮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宁梓淯根据学校工作时间节点,制定了合理的任务分工表,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跟随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完成佐证材料准备以及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对于自己管理的工作,她始终身先士卒,做到有调查、有实践有体会,与全体教师共进退、共担当。她常说:“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底气,心里才坦荡。”

13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她共迎接各级各类教学检查50余次;整理备查材料200余册;组织各种会议约200场;收集考试材料与试卷1000余份;撰写教学相关文字材料和稿件数万字。平凡细碎的工作磨练了她的意志,却没有消磨掉她的耐心和热情,她总是说:“我的工作细致些,大家就能省点心。”她工作的责任感深深感动着周边的同事和学生们。

但是,她也有不能言说的心痛。2020年12月,为了迎接教学检查,匆匆挂断了从ICU里打来的视频电话,2小时之后,疼爱她的外公永远的离开了她,加班到凌晨3点的她,还不知道这个噩耗,匆忙的购买了当天最早的高铁票,准备回家探望思念已久的外公,不曾想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已不再,只剩下手机里一张张老人与她的合照,照片中他们的笑容依旧那么灿烂。

为学生发展竭尽全力

2023年末,按照国家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医学信息学系全部毕业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系内共有毕业生243名,但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动身边的朋友参与论文指导工作。同时,她还深入到兄弟院系做现场宣讲,邀请同行加入系内的毕业论文指导,并电话征询企业导师来辅助系内完成论文指导。经过她和同事们的努力,共有81名来自系内、兄弟院系、兄弟院校、医院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开题、中期、评阅和答辩工作。其中,2名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知识认识存在偏差,论文整体框架始终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达到答辩专家的要求,产生了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宁梓淯便和学生谈心交流,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里手把手地教学生专业作图,并指导学生修改论文的内容和框架。最终,这2名学生顺利毕业。离校时,2名羞涩的大男生,偷偷给她留了一张字条,“宁老师,感恩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遇见您。”朴实的话语,却让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这是专属于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多年来,宁梓淯倾尽全力对待教学工作,把学生的发展和诉求当作使命,努力为学生寻找展示自己的舞台。定期开展医学信息学系 “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学校和企业资深创新创业专家为学生指导项目计划书的撰写和路演;配合学校完成了“医疗大数据智慧诊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以及三个专业实习实践基地落户医学信息学系,开展校企联合授课和医学图像相关的大创项目实施工作;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收获和带队参赛经验融入课堂,用实际问题深化课程内涵。同时,她还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业竞赛,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6项;获得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三等奖1项。

宁梓淯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培养有态度的学生。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她的世界也阳光明媚,传递给学生的也是满满的正能量。在教师的岗位上,她是同事眼中忙碌的小陀螺,是学生眼中满怀柔情的宁老师。一路走来,她不畏荆棘,不断超越,始终牢记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兢兢业业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

                                                                 

编    辑:尹俊佳

梁奕玲

校    对:李艳雨

责任编辑:罗树新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 39 邮政编码:163319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黑ICP备2021002235号-1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
黑ICP备2021002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