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无畏、崇德奉献 ——校“崇德奉献好青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刘晟玥采访录
积极无畏、崇德奉献
——校“崇德奉献好青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刘晟玥采访录
冯玥
人物简介:刘晟玥,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2020级医学实验技术本科2班学生,班级团支书,学院分团委副书记。2022年“崇德奉献好青年年度人物”、校本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组织工作人员”、“优秀志愿者”,带领班级获得“校本部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奖励,获得2021-2022年度及2022-2023年度“学生干部单项”奖金。获得“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第十二届三创赛三等奖、第二届“医创杯”一等奖、读书分享暨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志愿公益活动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提高自身的奉献精神,让参与者体验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并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动力来驱使自己参加志愿公益活动。刘晟玥始终秉持着对志愿公益的热爱,奔赴着每一场山海;始终以奉献青春为理想,与社会共同进步。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奉献青春,投身志愿
“19年末新冠突然爆发打乱了我们的节奏,也开启了网课时代,大家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20届考生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可能冥冥之中就注定了我要走上医学道路。”凭借着心中的责任和使命,坚守着奉献青春的理想,刘晟玥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了医学的道路。步入大学后,刘晟玥开始积极投身志愿公益活动,在学习工作两点一线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对她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是在2023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由大庆市文明城市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点亮蓝灯守护星星的孩子”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星星的孩子”在老师的陪伴下来到现场,他们为自己能够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不懈努力,令人动容。在刘晟玥上小学的时候,同班的同学里就有一位“星星的孩子”,当时她只是知道他所患的疾病叫做“自闭症”,那个时候的他还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会嘲笑他,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没能继续完成学业,到现在刘晟玥还非常后悔当时没能制止同学们对他的嘲笑。在这次活动中,很多志愿者自发购买书籍匿名捐赠给这些“星星的孩子”,令刘晟玥深受触动,她在心底许下诺言——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要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把自己的爱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崇德向善,热情奉献
刘晟玥同时兼任班级团支书和院系分团委的副书记,如果想要兼顾学习和工作必然会牺牲掉自己的部分娱乐时间。在大三上学期,她的生活就是学习和工作两点一线,充实、收获令她乐在其中。她说:“至于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只要专心抓好上课的内容,就很少存在工作和学习相冲突的情况。偶尔会有比较紧急的工作任务,我会用手机把老师讲的课用录音保存下来,在课后借室友的笔记把落下的知识点及时补齐。只要想做、想学,相信自己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只要你有恒心。”
学习方面她没有像大部分同学一样制定学习计划,由于工作任务的不定时性,制定计划非常容易被打断,并且很难再衔接上,所以制定计划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她采用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遇到自己不懂的她会及时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在分享学习经验时,她说学习中最忌讳的是不懂装懂,向老师提问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乐观、积极、无畏”,刘晟玥用这三个关键词总结概括了自己的青春。作为即将离校实习的大三学生,她对于母校也充满了留恋和不舍,“母校是我们成长中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逐渐成长、锻炼能力,我们开心且珍惜这段弥足珍贵的大学生活,让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从懵懂到勇敢,大学是我们永远热爱的家园,希望母校‘桃李满天下’!”对于21级和22级的同学们,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勇敢做自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将来的某一天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能是丰富多彩、不留遗憾的。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是刘晟玥的座右铭。志愿公益活动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她希望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志愿公益中,使雷锋精神不再拘泥于课本与讲座之中,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通过实践,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不断增强,并牢固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我们生逢其时,我们责任在肩,在黎明破晓之时,以奉献之名,绽放青春之花。
编 辑:高瑞欣
梁奕玲
校 对:李艳雨
责任编辑: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