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人心 做贴心事 建幸福家 ——校工会扎实推进职工之家建设
聚众人心 做贴心事 建幸福家
——校工会扎实推进职工之家建设
穆敬雯
我校职工之家于2015年3月创建,在校体育馆挂牌。职工之家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凝心聚力谋求事业发展,坚持竭诚服务职工的理念,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增强了教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振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职工之家真正成为了教职工心里的“家”,并于2019年被授予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近年来,校工会在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及校行政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竭诚服务职工,积极推动民主建设、文化建设,拓展延伸社会服务职能,为学校和谐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建民主之家。学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校工会以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以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为主渠道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通过每年一次的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院系二级教代会和一年一次的工会工作总结表彰会,畅通民主议事渠道,对教职工提出的议案件件有回声并切实督办落实,同时每年校务公开事项60余条,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
二是建事业之家。校工会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把三全育人的思想融入到授课、管理、服务等全过程,团结带领教职工共建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家”。每年都与教务处联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与学工部联合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近年来还支持鼓励基层工会开展岗位练兵活动30余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是建温暖之家。校工会本着服务要到位、关心要到家的理念,时刻关注民生,真心诚意做广大会员的“知心人”、“暖心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为全体教职工服好务。每年召开“三八节”座谈会,倾听教职工心声,教师节为教师送上诚挚的祝福,重大节日按规定为会员发放慰问品,教职工假期加班及时慰问,每年还为教职工送上体检年卡和价值200元生日祝福卡,近年组织教职工疗休养30余人次。三年疫情,校工会和二级工会时刻把会员的健康安全挂在心上,多次组织力量为一线抗疫的教职工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品,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时,切实维护女教工合法享受婚假、产假、哺乳假等权益,积极组织大龄单身青年职工参加联谊,开展了十余期《职工大讲堂》活动,把健康知识送到会员身边。
四是建活力之家。校工会依托校体育馆活动基地和十三个协会组织,充分利用职工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切实满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校园文化品味。每年有2000余人次参加健步走、乒乓球赛、气排球赛、羽毛球赛、交通法规知识竞赛等常规活动,并每年组织召开学校运动会。组织开展“建党百年知识竞赛”和书画展、摄影展等文化活动,激发教职工爱国情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五是建规范之家。校工会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干部能力,为更好发挥工会工作职能奠定基础。通过每年一次的工会工作会议和日常工会干部培训,提升自身队伍素质,同时严格按照省总工会印发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使用经费,按工作流程和规章办事。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章国贤来校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校工会的规范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六是建合作之家。校工会积极助力市校合作项目,将服务社会功能向纵深“放射性”推进。推动建立哈医大(大庆)健康照护培训基地,累计开展30余期培训,培养学员近千人。编制完成《家庭育婴》《居家养老》等12个黑龙江省职业服务标准,出版了《养老护理员培训教程》《母婴护理员培训教程》等4部教材。同时依托照护基地,成立了哈医大健康照护职业培训学校,共培训健康照护人员2000余人,80%学员实现了就业。还与市总工会共同成立了家邦工汇家政服务公司,先后安置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500余人,有100余人在省外发达城市就业。疫情期间,学校共有38名会员积极投身志愿抗疫,在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与担当。
编 辑:梁奕玲
高瑞欣
校 对:李艳雨
责任编辑:罗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