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密结合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在凯歌中奋勇前行的基础人
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密结合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在凯歌中奋勇前行的基础人
宋司航
辛丑岁尾,回首过往,基础医学院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休系的重要一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整合育人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党员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潜心立德树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
一年来,奋发有为的基础师生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成果,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着很多很多值得回味的事。
聚焦立德树人 潜心教学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院共承担29门课程,覆盖全校所有专业,教学井然有序。教师注重“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切实推动学院“三全育人”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以基础医学探究融合性实验改革为抓手,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基础医学探究融合性实验是融合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机能实验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科学实验基本技术手段,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系统到局部,从正常到异常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系统的科学思维,努力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富于创新精神、适应未来医学科技竞争的新型医学人才。
二是积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创新工作方法。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机能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9门课程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完成课程思政大纲、思政教学设计和案例的编写。
三是通过落实“青年教师导师责任制”、抓实学院、教研室两级教学法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与研究等一系列手段,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效果基本显现。宋司航喜获第四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省级决赛一等奖;戚汉平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度骨干教师风范大赛三等奖;潘昱获得黑龙江省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荣获二等奖;陈洪霞获得校区课程思政设计大赛三等奖,王秀丽获得风采大赛二等奖。解岩、潘昱、王晓艳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大赛国赛获奖选手教学创新分享专题研修班”线上工作坊学习中评为五星级学员,并做了精彩的学习心得分享交流。
四是全方位落实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切实推动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实效。举办第五届“徕卡杯”病理切片大赛,坚持开放病理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等特色育人方法,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加深了学生专业认知。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批10个省级省级项目;选送项目参加“第七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银奖)2项,省级三等奖(铜奖)4项;编写国家级教材6部;获国家教研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6篇。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科学研究服务大局
—是学院科研管理举措取得实效,有效提升经费总量。新增科研经费合计285万元,合计在研课题经费839.4万元,名列校区前茅。科研是推动学院发展、促进学科进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利器,是学院持续、稳步、快速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学院高度重视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和组织管理工作,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方案及流程保障科研的顺利实施与运行,多次组织动员会鼓励有实力的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后期多次邀请权威专家对项目一对一指导等,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
二是注重团队建设,加强学科间交叉。学院坚持以学科带头人带领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相互合作形成研究团队参与课题。尤其是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通过研究生培养过程不断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本年度新遴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获批科研课题11项,其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大学及校区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寒地疾病精准诊疗技术创新中心”专项课题项目2项;年度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454。
今后,学院将继续凝聚科研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积累科研成果,加大科研激励,培养创新领军人才,不断推进学院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成果转化,推动医学进步,造福广大百姓。
紧密结合中心工作 坚守初心奋发有为 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学院党政靠前指挥,协调各方,组织梳理,总体布局,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学生工作特色鲜明,成果显著。获得校团委举办的第一届解剖讲解员大赛第一、第二名;校园歌手大赛第一名;辩论赛第二名。2021年春季运动会获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二名、学生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基础医学院两个学生方队均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获校趣味运动会“齐心协力”项目第一名。完成困难生认定152人,评定学院励志奖学金20人,评定助学金152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励志奖学金20人,2人获校园十佳百优荣誉称号。王兴华获得就业工作进步奖、公寓管理先进个人、校区党史微课堂二等奖。参与课题一项。刘潇潇指导学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参与校思政课题1项。
二是党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党总支召开全院党史学习动员和推进大会,制定党总支学习计划,布置学习内容,每名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院党总支制定党史学习台帐。以专题学习、专题宣讲、竞赛答题、唱红歌、观看影视剧作品等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切实抓好广大职工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工作。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警钟长鸣。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学院党总支荣获大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获得大庆市巾帼文明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中,王晔、王炳洋、潘昱3名老师代表学院出战,凭借过硬的实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卫冕第一。校运动会职工荣获男子、女子、团体三个第一。
壬寅即至,展望未来,基础人以史为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持续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赓续初心血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未来人才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医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奋力谱写新的篇章。
编 辑:刘茗森
李伊雯
校 对:杜月涵
责任编辑:罗树新